穿书之撩夫日常 - 第158章
李一程并不觉得冷,但玩了一早上,确实饿了。
他冲柔儿伸出手去,“柔儿,吃饭了。”
“哦。”
一家三口,手拉着手去屋里吃早饭。
到了年根,自然要忙年。
今天的任务是大扫除。要将家里家外做一次彻底的清扫,还要把破旧的窗纸去掉,糊上新的。
虽然昨天晚上下了雪,但今天的阳光很好,没有风,虽然温度很低,却挡不住忙碌的三个人。
柔儿炕上换了新席子,窗纸也糊了新的。
没有钱把两个卧室的墙纸重新糊一遍,李一程只把破损严重,卷边翘起的地方重新糊了。虽然颜色对比明显,像是补丁,但还挺好看的。
两个卧室的衣柜从里到外擦拭的干干净净,里面的衣服被褥等重新整理了一遍。
因为之前分房分的仓促,李一程又忙,三个人的衣物没有完全分开。
如今借着这个机会,他把三人的衣服彻底分开了。
柔儿的放在她自己屋里的衣柜里,李一程和曾明川的则放到了西屋里。
看着衣柜里少的可怜的衣服,李一程想,他赚钱的任务还很艰巨。
虽然家里屋子不多,只是三间正屋,两间厢房,一间耳房,却耗费了三个人一天的时间,打扫出的垃圾也不少。
三人都忙的灰头土脸的,晚上都痛痛快快洗了个热水澡,换上了干净的里衣。
白天太累了,李一程躺进热乎乎的被窝里,几乎是闭眼就进入了梦乡。
第二天,李一程要做过年期间的面食。
这里的风俗是过年期间不能做面食,因此要把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期间吃的面食都做出来,越多越好。
做的面食不光自己吃,过年期间还要摆供。
摆供的面食有平馒头、枣馒头、花卷,自己吃的面食花样多些,平馒头、菜包子、米糕、豆沙包……都可以。
柔儿的手很巧,看李一程做过两遍平馒头之后,她就会做了。
曾明川则把昨天晚上脱下来的衣服,两个屋里的床单被套都洗了一遍。
家里有井,他不用出门去,还有火炉烧水,不怕水凉。
灶房在烧火,火炉在烧火,家里暖烘烘的,还有香香的馒头味儿。
柔儿跟着忙里忙外的,一会儿帮李一程做馒头,一会儿帮曾明川拿柴火,小脸儿红扑扑的,额头上冒了一层汗。
她看着雪白的豆沙包出锅,深深吸了一口,道:“嫂嬷,我喜欢过年。”
第122章 【122】团圆饭
李一程笑了,把一个豆沙包塞到她的手里。
“这两天一直跟着忙活,累不累?”
这两天,大人孩子都没有闲着。
柔儿抱着豆沙包,咬了一大口,吃到了香香甜甜的豆沙馅儿。
她把口里的食物咽下去,才道:“一点儿都不累。过年好,过年嫂嬷大哥都在家,过年还有好吃的。”
李一程暗自摇头。
想他在现代社会时,大人小孩儿对过年都提不起什么兴致来。究其原因,是因为那个世界的人太安逸了!平日里的生活已经比现在过年还要富足,好吃的尽情吃,漂亮衣服也不需要过年过节才能穿。
对于有钱人家来说,不同的时代都是差不多的,吃的美味,穿的精致,出门有车,还有奴仆,但对普通老百姓们来说,差别太大了。
李一程知道想这些没有用,但还是会怀念以前的日子。
腊月二十九,李一程炸肉,炸丸子,炸茄盒,炸鱼,工作依然十分艰巨。
而曾明川则去后院,清理鸡圈和兔子圈。过年嘛!哪里都要干干净净的。
这几天里,刘春来了一趟,送了他娘腌的咸菜。
李一程给他带了一块肉和两颗白菜回去。
隔壁刘住来了一趟,给了他家牛顺利去河里捞的两条鱼。
两条鱼有七八斤重,李一程给了两根香肠,一只卤兔。
何金生和何王氏也来了一趟,送了一篮子鸡蛋和一块花布。
李一程留下了鸡蛋,还了两根香肠。
曾明川早跟大伯和叔叔没了关系,也懒的去走动。
村里人他也不是很熟,他只带着李一程和柔儿去了趟村长家,送了村长一个猪头和十个卤蛋。
赵永平直说东西贵重,让他带回去,几人拉扯半天,赵永平把曾家的东西留下,给李一程的篮子里放了一根猪腿。
说起来,还是李一程赚了,但农村人就是这样,你送我,我送你,看重的是那份情谊。
曾明川还抽空去了老师魏民生家里一趟,也是送的香肠和卤肉,还有家里自己种的好几棵大白菜。
魏民生见到香肠和肉,嫌太贵重了,听说是自己做的,这才收下了。
大年三十这天,柔儿是第一个起床的。
她大声在堂屋里喊,“大哥,嫂嬷,快起来,过年了!”
她如今是大姑娘,不能随便进大哥的房间了。
李一程翻了个身,虽然醒了,但闭着眼睛不想起来。
曾明川起身,给李一程掖了掖被角。
“你再睡一会儿,我去做饭。”
曾明川出去了,李一程却没有了睡意。
他闭着眼睛,享受被窝里温暖的同时,意识进了自己的空间。
空间里一年生的草药,已经收了两茬。那些多年生的,郁郁葱葱,十分茂盛。
添加书签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