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书之撩夫日常 - 第220章
“他就是胡说八道!”赵学谦在旁边咬牙切齿,“要是红叶村也跟他这么干,我们望山村的人怎么办?”
曾明川道:“赵叔,我觉得您应该把全体村民集合起来,告知他们王常林的做法,听听村民们的意见,我想大部分村民都不会支持他的做法。”
“我也是这么想的。”赵永平看向曾明川,“明川,我希望你能帮我。”
第156章 【156】查看
赵永平不开口,曾明川也会主动要求跟他一起去。
他要问问那些人,要是红叶村或者张家庄在曲元河上游建了堤坝,他们会怎么做?他们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?这么做的人到底打的什么主意?是坏还是蠢?
回家的路上,曾明川一句话不说,李一程猜到他的想法。
他伸手握住曾明川的手,轻声道:“明川,不要为了那些人生气,他们没有读过书,只看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有自私自利的想法也是难免的。”
曾明川回握住李一程的手,深深吐出一口气,“是啊!读书可以明理,什么时候我大齐百姓都能读书就好了。”
“总有那么一天的。百姓们多赚钱,政府多修建学堂,让所有的孩子都有学上,社会文明才能进步。”
李一程感受到曾明川注视的目光,转过头莞尔一笑,“怎么这么看我?”
“只觉得你的想法跟其他人很不同。”
“哪里不同?”
“我在学院里跟几位同窗聊过这个话题,有人赞同让老百姓们都富裕起来,让老百姓的孩子也能读书,而有的人则是不赞成的,说读书的人多了,读书人就没有这么金贵了,而且考试的竞争会更加激烈。”
“这种言论很好理解,一个人的观点通常是建立在自己的出身和认知上。穷人家的孩子想要读书,想要赚钱,想要改变自身阶层,而权贵富人家的子弟则是想保住自己的阶级。穷人都翻身做富人了,谁来给他们当牛马?”
“难道就不能家家富裕,户户平等吗?”
“当然可以,但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。最重要的是上面的统治阶级改变思想,你的这个愿望才能实现。”
李一程的用词很新奇,曾明川却听明白了,不得不承认,李一程说的很对。
他对李一程越发好奇,一个没正经读过书的哥儿,为何能说出如此新潮的言论?
他知道李一程有很多秘密,他不是没有怀疑过。
虽然李一程的模样没有变,但他越来越清楚,现在的李一程不是以前的那个李一程。
之前的李一程去了哪里,现在的李一程来自哪里,他不敢问。
他唯一明确是,他要现在的李一程,不想失去他。
这天晚上,曾明川没有折腾李一程,让李一程睡了一个好觉。
刘春大清早起来,在院子里看到洗菜的李一程,居然愣住了。
“李、李大哥,你今天居然起得这么早。”
李一程抿唇一笑,“我什么时候起的不早?”
“曾大哥今天不是休沐吗?以往这一天你总是……”刘春红了脸,没有再说下去,“我、我去打水洗漱。”
李一程怔了怔,才明白刘春话里的意思,不由得脸也红了。哼!都怪曾明川,连刘春这孩子都……
他洗完青菜,刘春又凑了过来,“李大哥,早上吃什么?”
“青菜瘦肉疙瘩汤,再贴个玉米面饼子。”
刘春舔了舔嘴唇,“听上去就很好吃,我来帮你。”
“好,帮我去拔颗葱,然后来烧火。”
“好来。”
刘春烧火,李一程搅着面疙瘩。
“春儿,曲元河里还有水吗?”
“水流很细,很多地方都打不上水来了,村民们只能往下游走,差不多要走到王家庄了。”
“辛苦你跟江来江往了。”
刘春抬手摸摸鼻子,“咱家还好,草药长得很精神,大豆和花生也是耐旱的,我跟江来江往五六天才浇一次水。上次浇水的时候河里水还多些。”
“昨天很多人去河里要拦河道,你听说了吗?”
“听说了。我还去看了呢!其实想要拦河道的人不多,就那么七八个,但个个都年轻力壮,个头大,模样也凶,他们扛着铁锨和镢头,我没敢往前去。”
“有带头的吗?都有谁去了?”
“我听说带头的是个姓王的老头,那七八个人都是他家的亲戚或者邻居,他亲儿子就有三个。”
李一程点头,心里有了数。
如果都是王常林家的人,那就好办了。据他所知,虽然王姓在望山村算是大姓,但跟姓张的姓赵的人数差不多,村里还有很多杂姓,单轮人数的话,他们并不占优,何况他们的做法并不得人心。
吃完饭,李一程把刘春跟他说的话告诉了曾明川。
曾明川道:“我昨天晚上想过了,我会跟赵叔说,今天的会,不光要召集我们本村的人,还要请上游的红叶村和下游的王家庄的村长一起来。”
李一程瞬间明白了曾明川的用意,“这个办法可行。”
吃过饭,曾明川去了赵永平家,有些事情要赵永平出面才行。
李一程先跟刘春去自家地里看了一圈,十亩草药地里,先前种的草药长得十分茂盛,新种的板蓝根和凤尾花只有巴掌高,但叶子绿油油的,没有明显缺水的迹象。
添加书签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