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书之撩夫日常 - 第373章
曾明川则跟陈振邦一起商量治理河道。
两天之后,李一程跟曾明川汇报,县学招生结束,一年级招收了三十二名学生,二年级招收了十三名,三年级的学生只有五名。
几位夫子全部到位了,他跟他们谈了谈,安排张启玉和丁金来在一年级教书,苑长亮教二年级,江夏生教三年级,他们也是班主任,江夏生兼任教导主任。
李一程笑着说:“曾大人,校长一职就由你来当吧!”
“当然,我当仁不让。”曾明川看着江夏生递上来的学生名单,“只是,不是说报名的人很多吗?现在三个年级加起来才五十人。尤其是三年级,人数太少。”
“第一天去报名的人确实不少,但第二天就有去退的。县学刚开始,他们心存疑虑可以理解。咱们现在夫子少,一切都刚刚起步,算是摸着石头过河,学生少并不是坏事。”
“你说的有道理。”
“这是我跟江夏生和几位夫子拟定的学校规章制度,学生守则和课表,你看一下。”
曾明川一目十行的将几张纸看完,点头道:“你办事我放心,你们考虑的已经很周全了。”
李一程笑起来,“既然你同意,那三天后,咱们县学就要开学了,特此邀请校长大人您去讲话,你可要准备好哟!这是开学这天的流程。”
说着,他又递上一张纸。
曾明川笑着抬头,“你们准备的够充分的。”
李一程得意,“那当然。”
“你跟李军说过让他担任武术老师了吗?”
“这个艰巨的任务当然要交给校长大人您去做。”
曾明川对上他笑着的脸,一把把人拉进怀里,用脸去蹭他的脸,“让我做这么多事儿,有什么好处吗?”
李一程翻了个白眼,“你爱去不去。”
“刚才叫我校长大人,这会儿就说爱去不去了……你这翻脸比翻书还快呀!”
李一程红了脸,却又享受跟曾明川的亲昵,反过身去,用自己的唇堵住了他的嘴。
第241章 【241】不告而别【二更】
治理河道,修河堤的事情也很快出了章程,实在是时间耽误不起啊!
吉泽县城和所辖各个村镇的墙上,路口,都贴上了告示:招收治理河道的劳力和帮工。
为了不耽误百姓们下地干活,每天的工作时间为上午辰时正到午时正,下午未时到申时末。
中间休息半个时辰。
劳力主要负责挖河道,修河堤,要求年龄十八到四十岁的男性,每天四十个铜板的工钱,中午管一顿午饭。
帮工主要负责做午饭,要求年龄在十八到五十岁,男性女性皆可。每天做一顿午饭,并将午饭分发下去,时间在巳时正到午时末,每天二十个铜板,也是管一顿午饭。
县城里的劳力,由崔传信、黄兴,江来和江往负责招收,登记,分组。
江来江往终于在曾明川和李一程急需用人的时候回来了。
刘春和黄征黄兴见到两人都十分高兴,曾明川一向淡然的脸上也难得露出了笑容。
江来将家中的情况一一汇报:“老爷,舅老爷收到您和小少爷的信,十分高兴,写了回信,一封交给您,一封交给小少爷。舅老爷和村长一起出面,招了两家佃户,将三十亩地交给他们打理,租子也按照您交代的征收。一家是夫妻两人加两个儿子,租了二十亩,一家是夫夫两个,租了十亩地。那两家佃户我见过,都是老实能干的。”
“剩下的十二亩地,韩家福一个人能种的过来吗?”
“韩家福说,他想继续种草药和地瓜,所以不想租出去,就让村长帮忙招了一个长工帮忙。”
“那长工是哪里人?可靠得住?”
“老爷和二老爷放心,那长工你们都认识,就是村里的张有田。”
“是他?”
曾明川和李一程互相对视了一眼。
“他不是去县里儿子家住了吗?”
张有田今年应该有四十多岁了,只有一个儿子。他对儿子寄予厚望,供他读书,儿子不是读书的料,他又帮他在城里找了活计,给他娶妻,家里的全部钱才都花在了他的身上。
他家里只有两亩地,不够供儿子读书,大部时间在城里做苦力赚钱。
去年他儿子成了亲,说是接他跟老伴去城里享福。当时走的时候,他可是满脸笑容,十分骄傲的。
江来气呼呼的说:“他儿子哪里是让他去城里享福的?完全是把他们夫妇俩当成了免费的佣人。他要去做工,他老婆在家里给他儿子媳妇做饭做家务。他儿子和媳妇还对他们没有好脸色,他们多吃一口饭都要骂半天。张有田老两口后悔了,今年春天回到村里了。当初家里的地卖了,他们只能给人当长工了。”
没想到张有田养了个不孝子,实在是让人可怜。
不过,如果是张有田的话,曾明川和李一程倒是放心了。
那人老实厚道,是个极能干的。
江来和江往回来了,曾明川和李一程多了人手,刘春也轻松了很多。
各个村里的劳力由各个村里的村长负责,把名单递交上来,到时候好发钱分饭。
当然,为了防止各村吃空晌,在招工启示里特意指出,如果发现任何村有吃空饷,克扣工钱,欺压百姓的情况,都可以到县衙来举报。县老爷受理,不打板子。
添加书签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