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书之撩夫日常 - 第612章
“还派人来收?不用我们送到县里去?”
村民们惊叹之余,立即有人高声喊道:“村长,我要卖粮,给我登上记!”
第369章 【369】收地瓜了
继小麦丰收之后,玉米也得到了很好的收成,全县的产量比去年多了将近一倍。
黄奇胜和王华勇都乐的合不拢嘴,“大人,今年咱们县里收了这么多粮食,还不用上赋税,只今年一年,百姓们的生活就能好起来了。”
王华勇却面露迟疑,“曾大人,如果让上面知道咱们吉泽收了这么多粮食,会不会来……”
曾明川知道王华勇担心什么,以路自珍和韩明连等官员的秉性,吉泽穷成那样都要来打秋风,知道吉泽丰收了,岂不是要变本加厉?
曾明川淡淡道:“王大人不用担心,上奏的折子我会亲自来写。”
王华勇顿时放了心,“有曾大人在,我就不担心了。”
六月底七月初的时候,李一程又去了一趟小水村,采摘茶叶,顺便查看地瓜的长势。
地瓜的长势十分喜人,绿油油的爬了满地。
小水村的村长王建昌陪着李一程,兴奋的说:“李师爷,这地瓜真是个好东西,我们听你的,将长得太旺盛的地瓜叶摘下来,回家蒸着吃了,真的好吃。”
李一程笑着点头,“是能吃,但说好吃就夸张了。人要是吃不完,可以喂猪。”
王建昌连连点头,“也给猪吃过的。”
走了两步,王建昌又道:“李师爷,我发现地瓜蔓上有根须,可以扎到地里,用地瓜蔓可不可以种植地瓜?”
王建昌的话提醒了李一程,对啊!蔓栽也是种植地瓜的一种方式,只是对栽种的土壤和浇水的要求比较高。
但吉泽县虽然土地少,但土质优良,还有流清河,完全可以蔓栽。如果今年蔓栽了,吉泽县能多出比现在多一倍的地瓜来。
李一程满脸懊恼,此时过了种植的季节,只能等明年再种了。
他跟王建昌道:“你的提议是可以尝试的,今年过了时间,明年吧!咱们试着蔓栽。”
王建昌见自己的猜想是对的,十分高兴。
“好,明年我们蔓种试试。”
“王村长是种庄稼的行家里手,肯定没有问题的。”
王建昌第一次种地瓜就猜到地瓜可以蔓种,李一程相信今年的地瓜会丰收,也相信明年的蔓栽地瓜也能成功。
这一次采集的茶叶,李一程打算做成红茶。
红茶的制作程序比绿茶麻烦,但口感比绿茶好,存储时间也比绿茶长。
因为夏天茶叶长得茂盛,这次收获的茶叶比之前多了五十斤,但制作出的茶叶却只有一百八十斤。
李一程还是按照之前的价钱给了王建昌,王建昌满心欢喜的拿了钱。
李一程又特别叮嘱,咱们村里有了钱,小心坏人来作恶。
王建昌拍着胸脯道:“您放心,我们村里的自卫队已经颇具雏形了。”
说着,非要让李一程看看他们村自卫队的训练的情形,让他给提提意见。
李一程满口答应了。
小水村的村民有二百一十户,一千两百三十人,参加自卫队的有七百三十二人。
看着队伍中的老人小孩,男人女人,李一程不由问王建昌:“咱们村里的女人也参加了自卫队?”
“当然。”王建昌自豪道:“村民们听说自卫队是保护自己村子的,都积极的报名参加。除了没成亲的大姑娘,刚成亲的小媳妇,还有十岁以下的孩子,只能拄着拐杖的老人家,村里的人全部参加了。”
李一程点头,“就是要全民皆兵,那些坏人才不敢来作恶。”
“全民皆兵?”
王建昌眼睛亮了,“李师爷说的对!坏人也是欺软怕硬的。”
当几百人同时拿着棍子,喊着口号挥舞的时候,场面有些滑稽,毕竟村民们没有统一培训过,但他们的精神和让李一程感动。
李一程对他们勉励了一番,才带着茶叶走了。
这些茶叶自然是卖给了孟广益,过了几天,孟广益来了消息,这批红茶比绿茶还受欢迎,希望明年李一程能多制作一些。茶叶太少了,他不够卖。
李一程心道,这是他能决定的吗?茶树就这么多,产量也有限,哪怕已经有栽种成活的茶树,想要大批量出茶,还要几年。
不过,少有少的卖法呀!
李一程将自己的想法写信给孟广益,孟广益激动的直拍桌子。
都说他是奸商,没想到李一程比他还精明。得亏李一程不经商,要是他经商的话,比自己厉害多了。
等李一程回到吉泽,没过多久,地瓜又该收获了。
他不放心,再次去了小寨村和小水村。
两个村子没有辜负李一程的期待,地瓜获得了大丰收,超出了他的想象。
在现代社会,因为有科学化现代化耕种,地瓜的产量能达到八千到一万斤。
但在这个时代,只有农家肥,产量要大打折扣。
去年嘉阳县的地瓜亩产量差不多五千斤,而小水村和小寨村的地瓜亩产量居然达到了五千五百斤。
别看这五百斤,一亩地多五百斤,两个村子一共种了五十六亩地瓜,这就多了两万八千斤地瓜。
这些地瓜能养活多少人呀!
李一程也分析了地瓜能够大丰收的原因,一个是两个村子的田地含有一定量的沙土,利于地瓜的生长,一个是这些地瓜是种子库地瓜的后代,种子库里的种子都是优良品种,是高产作物。
添加书签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